首页 | 团队介绍 | 论文与著作 | 课题与项目 | 资源与下载 | 新闻动态 | 合作交流 | 学术论坛 
当前位置: 首页>>团队介绍>>校内团队成员>>正文
陈庆锋
2016-07-06 09:57  

 

姓名:陈庆锋

 

职称:教授

 

职务: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指导老师

 

邮件:qingfeng@gxu.edu.cn

 

研究方向:生物信息学、数据挖掘、人工智能

 

电话:0771-3274658

 

个人主页:http://210.36.22.97/tcms/teachInfo!queryTeachInfo.action?gh=20090016

 

 

 
 

1.基本情况

 
 
 

姓名

 
 
 

陈庆锋

 
 
 

性别

 
 
 

 
 
 

 
 
 

出生年月

 
 
 

19723

 
 
 

出生地

 
 
 

广西鹿寨

 
 
 

民族

 
 
 

汉族

 
 
 

政治面貌

 
 
 

 
 
 

最高学历

 
 
 

博士后

 
 
 

最高学位

 
 
 

博士

 
 
 

毕业院校

 
 
 

悉尼科技大学

 
 
 

毕业时间

 
 
 

2004

 
 
 

所学专业

 
 
 

计算机科学

 
 
 

现从事专业技术工作

 
 
 

数据挖掘,生物信息学

 
 
 

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时间(年)

 
 
 

18

 
 
 

职称

 
 
 

教授

 
 
 

职称取得

 

时间

 
 
 

2009

 
 
 

通讯地址(邮编)

 
 
 

广西南宁市大学路100号广西大学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530004

 
 
 

电子邮箱

 
 
 

qingfeng@gxu.edu.cn

 
 
 

办公电话

 
 
 

07713274658

 
 
 

传真

 
 
 

 
 
 

手机

 
 
 

 
 
 

2.主要学术和社会兼职

 
 
 

申请人在多个国际会议中担任委员会委员和共同主席(co-chair),担任国际期刊副编辑和客座编辑,受邀担任多个国际计算机科学领域著名期刊审稿人。主要学术和社会兼职包括:

 

l  第二届广西自然科学基金信息科学专家组委员。

 

l  悉尼科技大学荣誉访问教授

 

l  澳大利亚La Trobe大学荣誉研究员

 

l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审专家。

 

l  广西大学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信息学团队组长(http://bioinformatics.gxu.edu.cn)。

 

l  Current Protein & Peptide Science SCI三区,平均影响因子3.2)专刊编辑。

 

l  国际期刊 Journal of Bioinformatics 副编辑,Engineering LettersIAENG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Engineers)助理编辑。

 

l  国际著名期刊审稿人,包括Data Mining and Knowledge DiscoveryIEEE Transaction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BiomedicineBriefing in  BioinformaticsInformation  Science

 
 
 

3.个人学习工作简历

 
 
 

起止时间

 
 
 

主要学习经历、任职情况等

 

(从接受全日制大学本科教育填起)

 
 
 

1990-1995

 
 
 

广西师范大学,数学专业,学士

 
 
 

1995-1998

 
 
 

广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硕士

 
 
 

1998-2000

 
 
 

交通银行柳州分行,数据库系统维护

 
 
 

2000-2002

 
 
 

澳大利亚迪肯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博士

 
 
 

2002-2004

 
 
 

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博士

 
 
 

2004-2010

 
 
 

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博士后,研究员

 
 
 

2010-2012

 
 
 

  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研究员

 
 
 

2013-2014

 
 
 

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Honorary visiting professor

 
 
 

2013-2018  

 
 
 

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Honorary research fellow

 
 
 

2014.2-2014.5

 
 
 

香港城市大学研究员

 
 
 

  2009至今    

 
 
 

广西大学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教授

 
 
 

4.申请人近五年的主要学术贡献、重要创新成果及其科学价值、社会经济意义  

 
 
 

申请人主要研究生物大数据的分析、管理、应用和创新。主要学术贡献:(1)信号通路中的激活和抑制模式识别,后者因为较低的支持度易被忽略,需要考虑所有频繁的和非频繁的项集。其次传统方法会产生大量规则,如何用约束条件筛选出真正有生物意义的频繁模式;(2)外界刺激下蛋白激酶调控的功能和特征,对外界刺激诱导产生变化的调控机制,发现相关基因表达特征,结构功能关系,和疾病关联;(3)非编码RNA二级结构建模,结构和功能关系特征模式识别,基于距离的相似子结构挖掘;(4基于云计算平台设计新的基因组装纠错算法。提出用模式对测序片段进行分类然后再组装的算法来克服长时耗和重复片段,构建基于Map-Reduce的分布并行式算法实现地中海贫血病人测序数据拼接任务。

 

创新和科学价值包括(1)提出蛋白激酶抑制调控信号通路预测的负关联规则挖掘算法新思路,发现抑制调控和疾病关系,为后基因时代药物发现提供可靠靶点;(2)提出贝叶斯网络的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图形模型预测方法,用户可以从学习到的树状图的节点因果连接关系预测调控信号通路,并根据概率值直观的判断连接的可靠性;(3)揭示了亚基和刺激因子的状态信息,以及亚基之间的相互调控关系,理解蛋白激酶调控与疾病关系;(4)预测磷酸化位点数据的蛋白激酶信息,有助于理解包括细胞生长、增殖等信号传导和调控生物现象的发生;(5)提出基于标记图形编码的非编码RNA的数据建模理论和技术,改进了传统结构模型的复杂性和不准确性,并考虑了RNA子结构可能存在的相交不相交、重叠情况,有效解决了复杂结构相似性度量和功能预测;(6)给出了基于GO的生物数据库不一致性度量,解决了多源数据库间的通讯问题。

 

申请人近5年在数据挖掘和生物信息学国际顶级核心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2篇,其中SCI分类二区论文7篇,SCI分类三区论文15篇; 由德国Springer资助出版学术专著2部。发表在BMC Bioinformatics上的论文被引用36次,IEEE TKDE上的论文被引用14次。  

 
 
 

5.申请人近五年的主要学术技术成就

 
 
 

5.1申请人近五年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限填8项)

 
 
 

项目名称

 
 
 

项目性质

 

及来源

 
 
 

项目经

 

(万元)

 
 
 

起止

 

年度

 
 
 

项目

 

负责人

 
 
 

基于结构模型的miRNA 协同作用模式数据挖掘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3

 
 
 

2014-2017

 
 
 

陈庆锋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信号通路识别模型与算法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7

 
 
 

2009-2012

 
 
 

陈庆锋

 
 
 

数据挖掘技术在交互调控网络识别及功能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30

 
 
 

2013-2016

 
 
 

陈庆锋

 
 
 

多源抑制信号通路数据挖掘研究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留学回国人员重点项目

 
 
 

27

 
 
 

2012-2015

 
 
 

陈庆锋

 
 
 

广西高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基金

 
 
 

广西教育厅

 
 
 

100

 
 
 

2015-2020

 
 
 

陈庆锋

 
 
 

广西大学第一批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

 
 
 

广西大学

 
 
 

80

 
 
 

2015-2020

 
 
 

陈庆锋

 
 
 

5.2申请人近五年获得的重要科研奖项

 
 
 

获奖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授奖单位

 
 
 

奖励年度

 
 
 

奖励等级

 
 
 

获奖排序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信号通路识别模型与算法研究

 
 
 

广西科学技术奖励自然科学三等奖

 
 
 

广西自治区人民政府

 
 
 

2015

 
 
 

省部级

 
 
 

陈庆锋,陈保善,李陶深,兰伟,胡小燕

 
 
 

生物大数据挖掘

 
 
 

广西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

 
 
 

广西自治区党委

 
 
 

2015

 
 
 

省部级

 
 
 

陈庆锋

 
 
 

5.3申请人近五年的代表性论文或著作(限填8篇、部)

 
 
 

论文名称、刊物名称、期号、起止页码

 

或著作名称、出版单位,以及所有著作者姓名(通讯作者标注*号)

 
 
 

发表或出版时间

 
 
 

SCIEISSCICSSCI收录情况

 
 
 

期刊影响因子值

 
 
 

陈庆锋*Chen YPPZhang CQ.  Interval-Based

 

Similarity for Classifying Conserved RNA Secondary Structures, IEEE Intelligent Systems, 31(3): 78-85

 
 
 

2016

 
 
 

SCI(二区)

 
 
 

2.34

 
 
 

陈庆锋*,陈保善,Zhang CQ. Intelligent Strategies for Pathway Mining: Model and  Pattern Identification, LNCS 8335Springer

 
 
 

2014

 
 
 

专著

 
 
 

 
 
 

陈庆锋* Lan W, Wang  JX. Mining Featured Patterns of MiRNA Interaction based on Sequence and  Structure Similarity, IEEE/ACM Transactions on Computational Biology and  Bioinformatics, 10(2): 415-422

 
 
 

2013

 
 
 

SCI(二区)

 
 
 

1. 54

 
 
 

陈庆锋*, Chen YPP, Discovering Inhibition Pathways for Protein Kinases. IEEE Intelligent Systems, 27(5): 19-26, 2012.

 
 
 

2012

 
 
 

SCI(二区)

 
 
 

2.34

 
 
 

陈庆锋*, Chen YPP, Function Annotation for Pseudoknot using Structure  Similarity. IEEE/ACM Transactions on Computational Biology and  Bioinformatics, 8(6), 1535-1544.

 
 
 

2011

 
 
 

SCI(二区)

 
 
 

1.54

 
 
 

陈庆锋*, Chen YPP. Modeling Conserved Structure Patterns for  Functional Noncoding RNA. IEEE T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58(6):1528-1533.

 
 
 

2011

 
 
 

SCI(二区)

 
 
 

2.35

 
 
 

陈庆锋*Chen  YPP. Mining Protein Kinase Regulation using Graphical Models. IEEE  Transactions on NanoBioscience, 10(1): 1-8.

 
 
 

2011

 
 
 

SCI(三区)

 
 
 

2.31

 
 
 

陈庆锋*, 张师超, Zhong Z. Dealing with inconsistent secure messages by  weighting majority, Knowledge-Based  Systems, 24(6): 731-739.

 
 
 

2011

 
 
 

SCI(二区)

 
 
 

2.95

 
 
 

5.4申请人近五年担任国际学术会议重要职务,以及在国际学术会议作大会报告、特邀报告情况

 
 
 

国际学术会议重要职务:

 

 

1.        共同主席(co-chair),IAENG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informatics ( ICB’16ICB’15 ICB’14ICB’13ICB’12ICB’11)

 

2.        委员会成员(committee memberIAENG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 Mining and Applications ( ICDMA’16ICDMA’15 ICDMA’14ICDMA’13ICDMA’12ICDMA’11)

 

3.        委员会成员(committee member),201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Computation ICIC2016

 

4.        委员会成员(committee member),201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Application ICSEA2016

 

5.        委员会成员(committee member),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logical Engineering and Pharmacy  (BEP2016)

 

特邀报告:

 

1.        201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Application ICSEA2016, Biology  Big Data and Intelligent Computational Strategies.

 

2.        2015  International Workshop and Summer School on "Biological Big Bytes",  Bioinformatics  in protein kinases regulatory network and drug discovery.

 

3.        20143月,香港城市大学计算机学院报告,Genome Assembly and Cloud Computation

 

4.        20135月,澳大利亚Advanced Analytics Institute of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报告, Denovo Assembly and Meta-Genome Data Analysis

 

5.        20106月,澳大利亚La Trobe大学特约报告,Efficient  Strategies in Signaling Pathway Mining

 
 
 

5.6申请人近五年领导科研团队、建设学术梯队、培养青年人才、参加专家服务基层活动情况

 
 
 

申请人2009年作为广西大学学术骨干人才引进到,为指导的硕士研究生开设了人工智能理论基础数据挖掘与生物信息学”,“高等逻辑等基础课程,已指导5名博士生,20名硕士生,2名君武学堂毕业生。培养多名计算机、数学、生物学交叉的生物信息学人才。研究生先后在JCR一区二区发表论文3篇,1名硕士生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奖学金资助到悉尼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名博士生获广西优秀博士研究生出国研修基金到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一年。从美国贝勒医学院引进博士后一名。

 

5年主持广西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广西大学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研究项目总经费310余万元。先后邀请悉尼科技大学量子计算与智能系统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奇教授和李金艳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工程院院长Limsoon Wong教授到广西大学讲学。本人于2013-2014年应邀到悉尼科技大学任荣誉访问教授,建立双边联合培养人才的模式。

 

2011年起任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和广西大学生物信息学博士生导师,近3年来指导培养青年教师5名。担任广西大学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信息学研究组组长,现有广西海外百人计划1名,博师生导师3名,具有博士学位6人,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下,其中35岁以下的中青年学术骨干5人。

 
 
 

5.7 申请人其他获奖和获得重要荣誉称号情况

 
 
 

奖项和荣誉称号名称

 
 
 

获得时间

 
 
 

排名

 
 
 

广西科学技术奖励计划自然科学三等奖

 
 
 

2015

 
 
 

1

 
 
 

广西高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

 
 
 

2015

 
 
 

1

 
 
 

第二届广西自然科学基金信息科学专家组委员

 
 
 

2014

 
 
 

1

 
 
 

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荣誉访问教授

 
 
 

2013

 
 
 

1

 
 
 

澳大利亚La Trobe大学荣誉研究员

 
 
 

2012

 
 
 

1

 
 
 

澳大利亚Deakin大学10年服务奖

 
 
 

2010

 
 
 

1

 
 
 

亚太人工智能国际会议(PRICAI 04)最佳论文奖

 
 
 

2004

 
 
 

1

 

 

 

关闭窗口
 
您是第 位访客
 

版权所有:广西大学生物信息研究组